银河999官网app下载-最新安装下载





中国通辽网

通辽文保: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牙具变迁

2024-09-21 来源:通辽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“全国爱牙日”,2023年“全国爱牙日”的宣传主题是“口腔健康全身健康”。现代牙刷种类齐全,但是大家知道在古代人们是怎么保持口腔健康的么?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!

先秦时期

盐水漱口

早在商朝时期,甲骨文就出现了“齿”“龋”等有关牙齿、牙病的字。仔细看“龋”的甲骨文,就会发现,它的下部是排列的牙齿,上面是个虫子,旁边还有碎的牙齿,形象的表达了蛀牙。图片

甲骨文“龋”

收录在春秋战国时代著作之列的《礼记》中也有提到“鸡初鸣,人皆盥漱”的内容,意思是说在天还没大亮、公鸡刚刚啼叫时就必须起床进行洗脸梳头的清洁准备。

南北朝时期

揩 齿

南北朝时期,《类苑》记载:“猪牙皂角及生姜,西国升麻蜀地黄,术津早莲槐角子,细辛荷叶要相当,青盐等份同烧锻,研煞将来使更良,揩齿牢牙鱿鬓黑,谁知世上有仙方”。

这里说到了用皂角、生姜、青盐等做成的东西来“揩齿”,有很多好处,能“牢牙鱿鬓黑”。“揩齿”就是用手指代替牙刷,把粉末涂抹在牙上,起到清洁作用。

图片

图片

敦煌壁画中“揩齿”

唐朝时期

齿 木、水 果、牙 刷

成书于公元752年的医书《外台秘要方》提到:升麻、白芷、藁本、细辛、沉香 ……捣筛为散,毎朝杨柳枝咬头软,点取药揩齿,香而光洁。

这里说的很清楚,先用尖锐的东西像牙钳或者锋利的竹签将树枝轻轻地卷曲或撅起(即将其变得柔软蓬松),然后用所准备的特定药物——由升麻和其他材料组成,沾上一点并抹到牙齿上来去除口腔异味、让牙齿显得清新闪耀。

齿木不仅限于使用杨树枝和柳树枝,桃树枝、槐树枝甚至葛藤均可作为选项之一 。

图片

齿木

唐朝时期,许多人还会口含水果来除口臭,尤其是官员。

宋代《孔氏谈苑录》中说:官员见皇帝时,要含上一枚丁香果,这样就能除口臭。除了丁香,还可以是糖炒栗子、橘子、橙子甚至花椒、茴香。

考古学家在清理唐代灰坑时,发现了最早的骨柄牙刷。

图片

唐代骨柄牙刷

在辽代墓葬中,出土了两把骨质牙刷柄。当时牙刷小孔里用的是马尾(猪鬃毛等),修剪整齐后,可以直接刷牙,与现在的牙刷毫无二致。

宋朝时期

牙 刷

据《正眼法藏》记载,公元1223年,日本高僧道元禅师抵达中国时,留意到了中国僧众用来刷牙的牙刷:除了漱口之外,他们还会将剪成寸余长度的马尾毛放在牛角制成的器具上,用以洁齿。

不过,由于马尾毛成本贵,所以一般人们都会选择用猪毛,并且一直用了近千年,直到清末时期,猪毛牙刷才算退出历史舞台。

图片

猪毛牙刷

宋朝时期,牙刷已经普及,到了明清,无论是刷牙还是揩齿,在小说或者历史文献中常常出现,都有描述。

  责任编辑:德力根呼



新闻热线: 8218681

广告招商: 8218681

投稿邮箱:


欢迎关注中国通辽网官方微博微信

竭尽全力为您呈现最新鲜、最本土的新闻热点,同时随时接受百姓提供的各类新闻线索、互动留言,搭建起交流互动的桥梁。

中国通辽网版权所有

Copyright © 2015 · All Rights Reserved · jacques-cagna.com